![]() |
china-pub網上書店財經書籍頻道。為您推薦中信出版社10月份最新財經書籍,《逃不開的經濟周期》《債》
一、《逃不開的經濟周期》
內容簡介:
我們一生都會歷經數次經濟的增長、衰退、停滯和危機,對于未來生活的看法總是從樂觀的高峰跌落悲觀的深淵,又在某種契機下重燃希望。如此循環往復的經濟波動,就是經濟周期,對于經濟周期,我們該如何理解和把握呢?
為解開經濟周期的奧秘,作者拉斯?特維德帶領我們翻開經濟周期的歷史,從蘇格蘭賭徒兼金融天才約翰?勞所生活的時代開始,一直到今天的計算機時代,回溯300年來財智精英對經濟周期理論和現象的解密之旅,包括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股票經紀人李嘉圖、投資銀行家桑頓、志得意滿的熊彼特、美國“最惡交易員”古爾德等人,探索各派經濟理論與模型,幫我們揭開經濟循環的真相。
這趟歷史之旅的目的并不僅僅是回顧過往,而在于幫助讀者將對經濟循環的理解正確運用于預測經濟波動、因應形勢、明智投資、規避風險。
讀者對象:
大眾讀者、投資者、企業管理者
二、《債》
內容簡介:
盡管負債是現代經濟體的基礎,但是在經濟思想史中“債”一直是一個未被充分研究的概念。所有的經濟學著作都認為,貨幣的出現取代了復雜的物物交換,使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這種觀念存在的問題在于——沒有半點證據支持這種說法。
通過對作者對傳統的經濟理論提出了挑戰,認為貨幣并不是以物物交換的替代者的形式出現,它原本是以一種度量尺度、一種抽象物的形式,同時也作為人類之間的關系(債務與義務)出現的。在5000年前,人類已經在使用復雜的信用體系而不僅是物物交換來進行商品交易。信用體系的存在遠遠早于硬幣和貨幣的出現。他在書中指出,在沒有貨幣的年代,人們并不“易貨”,他們互相饋贈,有時以進貢的形式,有時會在晚些時候得到回贈,有時則是純粹的禮物。貨幣的出現不是為了方便交易,而是埃及等古國或蘇美爾的神職人員為更有效地收稅或計算財富而創造出來的。價格概念和冷漠的市場應運而生,它們吞噬了人類社會原本擁有的一切溫情脈脈。是金錢讓責任和 義務變成債務,欠債還錢的常識腐蝕了人類彼此關愛的本性。格雷伯認為,一旦我們理解了債務的社會起源,就會樂于在條件發生改變時重新協商債務問題,無論他是抵押貸款、信用卡債務、學生貸款、還是整個國家的債務。
在書的最后,格雷伯開出一劑“藥方”:免除所有國際和消費者債務!斑@會奏效,因為它不僅能打打消除人們切實的苦難,而且提醒人們,金錢并非妙不可言,還債不是道德的核心,這一切都是人為的安排。
讀者對象:
經濟學領域學者、學生,金融行業從業者
更多財經書籍,盡在china-pub網上書店》》財政書籍頻道